大唐·文德皇后传

作者:北辰夏

“他想让你来说放弃东都。”房玄龄分析道。

李世民郁闷的点头:“其实大哥做得对,远军到此,一无所获,有内应来投,还弃之不用,确实很损主帅威严。”

乱世从军,都是脑袋吊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日的,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那点军饷吗?

是为了攻城略地后能分到的财宝。

这才是为什么攻城战里,明明损失极大,将士们还是前赴后继,只为了能先入城池,先分财物。

尤其是杨广继位后,将洛阳定为东都,费了好大力气营建,修的华美无比,里面藏有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这谁能忍住不抢?

李密为什么明知洛阳不好攻打,还是放弃谋士先取关中的主意,死磕洛阳,就是因为他知道那些附从他的起义军们必定不依,说不好就要就地散伙。

建成世民兄弟是在锦绣堆里长大的,比起财宝更加惜命,又自幼饱读兵书,能看出其中蹊跷,但他们手下的将士们可未必。

房玄龄当即反问:“主帅有威严,副帅就没有了吗?”

“他确实没什么威严啊,”长孙无忌打岔:“上次我还听人问,唐王怎么派个刚入伍的小孩儿来领兵了。”

男子十八入伍,可不就是个刚入伍的小孩儿嘛。

李世民不服气:“我马上就十九了!”

“我马上就十九了~”长孙无忌学着他的话做怪样,李世民立马追着他打,两人便打边闹起来。

房玄龄就看着他俩叹气,他不能指望两个加起来都没他大的人有多成熟。

等俩人打够了,他任劳任怨的上去嘱咐:“二郎,明天可千万不能说弃东都的话。”

李世民沉默了晌,只道:“放心吧,我有主意。”

第二日一早,主帅李建成召集军中将士,商议内应欲献城之事。

副帅李世民道:“吾新定关中,根本未固,悬军远来,虽得东都,不能守也。”

李建成立马看向帐中众人,见他们都颇为不满的看着二弟,不由松了口气。

他的压力也很大,先前薛举派长子攻关中,父亲要派他对敌,他没有同意,结果叫二弟去,却打了个大胜仗。

虽然他也很高兴吧,但心里总不是滋味。

因此这次来洛阳,他没有推辞,甚至主动要了主帅之位,就为了能表现一下。

谁知道洛阳的局势如此焦灼,叫他无处下手,没法表现。

他装模作样的思忖了半晌,才道:“二弟此话,倒也有理。”

这下子众人更加不满了。

但没有办法,副帅提议,主帅拍板,他们又是唐王的亲儿子,有不满也只能憋着了。

营帐外,长孙无忌朝房玄龄伸出手:“给钱!”

房玄龄气得险些吐血,但是愿赌服输,他只能心痛的掏出五十钱,放在这小无赖的手里。

那是真疼啊,心如刀割一般。

长孙无忌收了钱,拍拍他的肩膀:“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才十三岁。”

说罢,提着钱迎向从营帐里走出来的好友,炫耀道:“看看这是什么?我从那个抠门鬼手里抠出来五十钱!他半个月的俸禄!”

李世民的心情立马从郁闷转为惊讶:“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觉得还是打下洛阳更容易点。

“这你甭问,山人自有妙计!走,咱们喝酒去!”

两人喝了半日酒,长孙无忌这个人正经本事没有,插科打诨的本事却不小,能叫好友暂且忘愁。

回去的时候,大哥已经和众位将领定下退军之事。

李建成是个大方人,他许诺回京之后,会请父亲给各位升官加爵,将领们一算也不亏,便没有再说什么。

大军开拔,脚程快点,虽然赶不上过年,但能赶上上元节也是好的。

李世民这个副帅似乎瞬间失去了地位,不过这些跟老房的臭脸比,都算不得什么。

自从跟长孙无忌开赌局,被赢走五十钱后,房玄龄每天摆着一张别人欠他八百万钱的样子。

他这几天都躲着老房走,怕被他抓着脖领子问,为什么要站出来背锅,害他输了赌局。

这天他刚回营帐,就看见房玄龄端着张笑起来比哭还难看的脸走过来,他瞬间被吓得跳起来,还没等老房开口,便忙道:“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说罢,不顾老房在后面叫他,飞也似的窜到大哥营帐里:“大哥救我!”

“怎么了?”李建成忙问。

李世民又不好意思说,哼哼了两句,就转移了话题:“洛阳的局势,大哥给阿耶写信说了吗?。”

李建成点头,父亲的回信已经到了,也是让他们兄弟退兵。

他心情复杂,明知可以给父亲写信,借父亲的名义退兵,他却让弟弟出来顶包,他这几天想想,都觉得自己当初是着了魔。

这两天他正难受着,见弟弟来,也忍不住,低声说:“这事是大哥对不起你。”

见大哥这么低眉下眼的,李世民也有点不好意思,装作完全不在意的样子摆手:“什么大事,大哥还要惦记着。”

其实他心里难过的要死。

见弟弟并不在意,李建成心里也好受了点,让弟弟等了会儿,过了没一刻钟,端回来一碗热气腾腾面条,上面铺了满满一层羊肉。

“今儿是什么日子,还记得吗?”

李世民挠挠头,这几天过得太混乱,他把日子都过忘了,在心里算了一算,他才反应过来:“今儿是我生日啊!”

他知道老房追着自己喊什么了。

李建成就笑:“你十九岁生辰,在外面也不好大过,但长寿面是一定要吃的。”

“阿耶给我写的信,还特意嘱咐我给你过生日,他也是多余写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能忘了呢?”

李世民眼里发酸,心里的那点难过也没有了:“我就知道大哥疼我。”

这下子李建成心里更难过了,拍拍他的肩膀:“吃面吧,我叫伙房给你做的长寿面,吃了能长命百岁的,可别咬断了。”

李世民点头,先把上面的羊肉夹着吃了,又挑起面慢慢吸溜。

李建成看着弟弟吃面,心里那股难过劲儿又起来了,忍不住碎碎叨叨的抱怨着:“当初说打到关中就好了,结果好不容易进了关中,又叫咱们俩来打洛阳,在外面吃不好住不好的,连个生日都过不好。”

他是自小没有吃过苦的,对于这样的兵戎生活很不适应:“若是阿娘还在,见咱们哥两个大过年的还要在外面打仗,一定心疼坏了。”

大哥说起娘来,李世民心里也难过,没忍住,把面条给咬断了。

“哎呀,”他把断了的面条给大哥看,惋惜道:“本来能活到一百岁的,现在只能活到五十了。”

“呸呸呸,”李建成弹他弟弟的脑瓜崩:“我弟弟就算活不到一百岁,也能活到九十九的!”

从大哥营帐出来,外面不知何时飘起了雪。

李世民踩在雪上,声音咯吱咯吱地,他飞起一脚踢散了雪,雪花纷纷扬扬的撒了一地。

他正要踢第二脚,有巡访的士兵路过,见到副帅,就给他行礼。

李世民立马收回脚,背起手,饶有介是的点点头。

他在心里自我唾弃,都十九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幼稚。

他抬起头,看见一轮月亮挂在天上,朦朦胧胧,冷冷清清的。

不知道嫣儿在做什么。

自从母亲过世后,他每年的生辰,都是嫣儿陪他过的,今年却不能了。

算起来,自从六月起兵,夫妻俩已经半年未曾见过了。

他下意识摸摸胸口,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那是他十八岁生日时,妻子送给他的礼物,上面绣着一对交颈鸳鸯。

荷包里面躺着一枚一枚平安符,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小楷:“无病无灾,百岁无忧。”

一看就是他妻子的笔迹。

长孙嫣趴在窗子上,也在看外面的月亮:“不知道二郎在做什么呢。”

公爹入主关中后,封了丈夫做国公,她也跟着做了国公夫人,晋阳的官员女眷们都来攀附结交,她也不好推拒,恐叫人说托大。

好在她以前在太原当家时也习惯了,只是到底终日忙碌,不胜其扰。

只是到了晚上,还是忍不住思念丈夫:“今天还是他的生辰,也不知他还记不记得。”

高夫人刚织好一匹布,下了织机,揉着眼睛走过来:“不是说被亲家派去救洛阳了么,此刻正在军中吧,你哥哥跟他一起呢,他最热心这种事,准张罗着给你家二郎过的。”

她见女儿正在窗户边吹风,摸了摸女儿的手,有些凉,抬手要把窗户关上:“吹了风,冻病了,你的二郎知道了,又要心疼了。”

长孙嫣羞得不行,躲在母亲怀里,小声的撒娇:“娘说这个做什么,他正忙着打仗呢,只怕早忘了我了,才不会心疼我呢。”

高夫人失笑,轻轻抚摸女儿的背,也不言语。

过了半晌,她又听到女儿小声说:“我想他了。”

虽然关了窗子,但长孙嫣还是能透过窗纸,看到朦朦胧胧的月亮。

月是一轮月,照我两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