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圣宠不倦

作者:渔小雾

“你大哥要与安国公府的三小姐议亲,这事你知道就行。”于氏皱着眉对虞妩月说道,语气冷硬。

“恭喜大哥了。”虞妩月盈盈一笑,好似真心为他祝贺般。

可这笑落在于氏眼里却碍眼的很,“若不是你进宫,该是你嫁进安国公府,安国公府门楣鼎盛,你若嫁进去定是享福的命。”

虞妩月眉眼微低,“是女儿没福气。”

“我看你有福气的很,现在宫里谁不说你颇得宠,再给你些时日,怕是连我都比不上了。”虞娇珞坐在于氏旁,阴阳怪气道。

“姐姐说笑了,妹妹怎比得了姐姐。”虞妩月垂眸,语气低浅。

“论福气,你确实比不过珞儿。”于氏直言道。

“娘说的是。”虞娇珞下颌微微扬起,满脸得意。

于氏瞧着满脸无奈,也亏皇上宠她,否则,就她这性子,不知要闹出多少事来。

虞妩月微微一笑,没说话。

叹完女儿,于氏又将眸子落在虞妩月身上,刚才一直在哄珞儿,倒未认真打量这个自小便养在身边的庶女。

打量片刻,于氏眼眸深了深。

她印象中的虞妩月柔顺,温静,事事以她为先,平日里更是时不时地嘘寒问暖,自己的话从来没有不听的。

如今再看,虽仍是那副模样却多了些别的东西,对她的态度也好似淡了些。

想到这里,于氏心中轻恼,不说其他,单看她这几日的作为便知她养了这么些年的人竟存了别的心思。

想罢,便肃起脸来,“你可知错?”

虞娇珞在一旁面含得意的看向她,虞妩月却没有如以往那般认错,“女儿不知自己何错之有,还请母亲告知一二。”

“你进宫之前我再三嘱咐你,要你事事以珞儿为先,你能进宫本就是托了珞儿的福,你不感激还想着与珞儿争宠,我就是这么教你的吗?”于氏板着脸。

看向虞妩月的眼中也没了往日虚假的关怀。

虞妩月尚未有反应,珊秀却气的握紧了拳头,都入宫了凭什么还让小姐听大小姐的,真当小姐要一辈子为侯府而活吗。

虞妩月唇角仍挂着浅笑,语调却淡了许多,“母亲的话女儿时时记在心里,片刻不敢忘,但恩宠一事向来说不准,皇上要去哪里岂是女儿能决定的。”

“你是不能决定,但皇上去你那里后,你可以推了,或者,或者。”虞娇珞说着说着面色含羞。

虞妩月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说把皇上推给她,但,凭什么呢?

虞娇珞脸上含羞,仍不依不挠道,“今日正好娘在这,你不妨写个誓书,说你以后不会与我争宠。”

虞妩月听后只觉可笑,若她真有心,一纸誓书又有何用。

于氏身为侯府夫人,经历的事比虞娇珞要多,自然知道女儿的法子不可行,眉眼一敛,对虞娇珞道,“好了,你们都是姐妹,这誓书写了伤感情。”

说罢又看向虞妩月,脸上重又挂上笑,“你性子柔人也聪明,应当知道在宫里看的不只是恩宠,还有家世,没有家族的支持是走不远的。”

虞妩月垂眸点头,异常乖巧。

虞娇珞还有些不高兴,但在于氏的眼神下还是忍住没说话。

——

乾清宫,许大海刚送走一位议事大臣,转身回殿时就见皇上正抬手按住额角,面有倦容。

又瞧了瞧御案上仍放着的一摞未批的折子,心中暗叹,不说宫中,朝中大事都要皇上拿主意,这些事可真不是一般人做得来的。

裴折砚放下手,往后靠在金丝楠木的椅背上,双掌微拢,看向许大海,语气沉沉,“听泉宫现在如何了?”

“安阳侯夫人已经到了,如今正在宫里说着话呢,想来无论是婕妤娘娘还是虞才人,此刻都高兴着呢。”许大海脸上堆着笑。

“近日安阳侯办事倒是比之前得力了些。”裴折砚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折子上。

许大海恭笑道,“想来是这安阳侯在为两位主子争荣耀呢,一下进宫两个女儿,安阳侯想来正心疼着呢。”

裴折砚斜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安阳侯那个人向来滑头的很,更是无利不起早,当初玉婕妤的病太医只是说的重了些便巴巴地要把另一个女儿送进宫。

不过,裴折砚淡淡垂眼,那时安阳侯夫人进宫频了些,连带着他也见了两回,一同见到的还有跟在她身边的虞妩月。

许大海在一边瞧着,也猜不透皇上现在在想什么,心里有些忐忑,难不成是他说错话了,便小心的喊了声,“皇上?”

裴折砚没多说什么,拿起折子,对许大海吩咐道,“安阳侯夫人难得来一趟,让她用了午膳再走。”

“是,安阳侯夫人听了定会很高兴的。”许大海立即笑道。

还未等他找人传话,裴折砚的声音又传了来,“另外,午膳摆驾听泉宫。”

许大海脚一顿,想到之前皇上让人查到的事,暗暗希望安阳侯夫人只是单纯地来探望女儿。

玉锦轩处,说了好些话的于氏觑了眼铜漏,已经快到了要出宫的时间,虽心有不舍却也无法,宫中规矩不得不守。

再次将虞妩月打发去了偏殿后,见女儿面有不舍的看着她,于氏的心顿时软的一塌糊涂,从袖间拿出一个帕子来,放与她手上。

“娘,这是?”虞娇珞不解,娘给她帕子做什么,她又不缺。

于氏拍拍她的手,压低了声音,“帕子等娘走了在看,里面有一方子,会让人以后难以有孕。”

虞娇珞眼里泛出光来,她不傻,自然听懂了娘话里的意思,知道这方子是给虞妩月准备的。

“还是娘心疼我。”虞娇珞撒娇道。

“你也别总与她面上不对付,她日后生不出孩子,在受宠都是镜中月,水中花,倒是你,要赶紧生个孩子才是。”于氏仍是有些忧心。

就算没了妩月那丫头,宫里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为今之计还是要个孩子要紧。

“你日后要对她好些。”见虞娇珞不在意的样子,于氏叹道,“罢了,我还是交代给桃苓吧,日后你多听桃苓的就是。”

虞娇珞连连点头,“娘你放心,女儿心里有数的。”

这点于氏还是信的,她这个女儿在闺中时便受不少人的追捧,喜欢她的男子不少,要不是她非要入宫,嫁的不会比安国公府差。

将事情都交代完后,于氏再不舍也只能离开了,临走时倒是对虞妩月和颜悦色了一番。

“之前的事我已经说过珞儿了,日后你们姐妹俩在宫里要相亲相爱,相互扶持才是。”于氏拉起她的手,容颜悦色。

虞妩月看着搭在她手上的手,眸光微敛,可能连于氏自己都不知道,每当她想让自己做什么事时,总是这副慈爱的模样。

“女儿记住了。”虞妩月抬眸浅笑,没必要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做样子嘛,她也会。

就是不知日后她的恩宠越过虞娇珞后,她这一向稳若泰山的母亲会是一番怎样的模样。

于氏虽还有话想说,但时间已经到了,好在已经交代了桃苓不少事,她多少也放下了心。

正欲走,就有小太监跑来。

“见过婕妤娘娘,虞才人,安阳侯夫人。”小太监先是行了礼,然后才道,“皇上口谕,准安阳侯夫人在宫中用膳。”

“还是皇上心疼我,特准母亲你留下来。”虞娇珞面露喜色,笑意从唇角漫到眉梢,还带了丝得意。

于氏也高兴,能与女儿多待一会儿自然是好的。

不想小太监又说道,“皇上午膳时也会过来,还请娘娘做些准备。”

“皇上真的也要来吗?”虞娇珞脸上笑容更盛。

小太监垂着头回道,“是。”

于氏给一旁的桃苓递来个眼色,桃苓当即就上前递了个荷包过去,“公公拿去喝些茶吧。”

小太监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虞妩月揉了揉额角,原以为于氏走后能歇一歇,不成想皇上又了留了人用膳,她必是要作陪的。

等能好好歇息时,怕是要到午后了。

于氏的目光落在虞妩月身上,眸色晦暗不明,像是有了什么主意。

她虽也是自小养在身边的,终究是比不上珞儿的。

于氏又与虞娇珞说了会儿话,用膳的时间就到了。

桃兰与桃苓两人张罗着膳食,虞妩月坐在一旁像个外人一般。

于氏瞧了瞧外头,又看向虞妩月,眼眸微眯,声音冷然道,“妩月,娘还没问你,之前你姐姐生病时你与你爹说了些什么?”

虞妩月身形顿了下,转瞬又神情自若道,“女儿不知母亲说什么。”

“之前珞儿生病,我无暇顾及其他,后来才知,你从宫里出来后便去找了你父亲,那之后,你爹就有了送你入宫的心思,你敢说你没有跟你爹说些什么?”

这话说的一半真一半假,自这丫头入宫后侯爷在家中夸了她几次,说她明事理,能主动为家族分忧。

她这才知道,入宫一事竟是她主动提的。

于氏又沉声道,“珞儿已经跟我说了,当初是你给她出的主意,让她托病的,你不是不是就想借着珞儿的病好趁机入宫?”

门外,裴折砚刚来便将于氏的话听的清清楚楚,也未入内,就站在外头听着。

许大海也是一顿,看来安阳侯夫人还是要为婕妤娘娘出头,这也不难理解,亲生的总是比别的重要。

许大海悄悄地朝皇上看去,就见皇上负手而立,面色沉静,倒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只是,心中是如何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姐姐托病之事确实是女儿出的主意。”

屋内,虞妩月的声音传来。

许大海一直注意着皇上呢,听到这话,他就见皇上唇角似乎露出一抹笑来。

赶紧擦了擦眼睛,没看错,皇上确实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