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子怎么会管这件事,曹昌要是不知道宋长叙和许知昼的底细,他还以为他们家跟大人物搭上线了。
黄县令极为喜欢这个外甥,再加上罗双考中了秀才,成绩在县学名列前茅,黄县令对他更寄予了期望。
至于黄县令自己的孩子,本来他有三门妾室都是千娇百媚的人,生了几个女儿,还有两个儿子。结果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夭折,还有一个小儿子下河玩水时掉进河里被冲走了,等救上来已经无力回天。
失去两个儿子后不管黄县令再做什么,他都没生出儿子了,渐渐的心灰意冷,对罗双这个小外甥反而越来越好。
曹昌心中吃惊,像是知昼摊子上地痞流氓来闹事,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怎么还会特意来衙门打招呼。
罗公子在县学读书,难道是长叙?
曹昌在这边踌躇揣测,许知昼在卖钵钵鸡的时候,看见一群巡逻的衙役在走动,他心下安定多了。
衙役多走几遍就能震慑这些宵小。他刚和江琢把五桌的客人摆好薄荷茶和盘子,他们瞧见衙役们押了一个人过来。
江琢看见男人的侧脸,忙扯许知昼的袖口,“知昼,我看那就是前几日闹事的男人,我记得他脸上有一道伤疤,怪吓人的。”
许知昼仔细辨认,果真是那个男人。前几日在他们面前神气的厉害,现在被衙役押着就像一条死狗。
垂下脑袋,衙役押着他也不耐烦,时不时给他膝盖一脚。
这样的人欺软怕硬,撞上官府的人才知道好歹。若是面对是女子,哥儿,或是平头老百姓就会逞凶斗恶。
许知昼的心情彻底轻松下来,看见有客人来买串,他立马去招揽客人,把这个小插曲先放下。
那男人被抓进大牢还有些懵,他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抓了,在两个衙役要离开时,他立马喊道:“衙役大哥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
“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想出去要看上面人的心情。”
那男人问了一句话,心里的疑惑更多,当他还想问的时候,衙役早就把牢门锁上走了,根本没有心情多说话。
他躺在稻草上还是想不明白。
“这几天我得罪了什么人,我一直老实本分,只是去小摊前……难不成是那个小摊?”男人不可置信。
要是有这样的人脉和地位,何必去摆摊。
大雨下后,接下来几天都是天晴,宋长叙下学后,跟着冯信鸥一块去书铺买书。
冯信鸥:“虽说一直是读四书五经,但周夫子讲课越讲越多,我心里的疑惑和茫然反而也多了,一想自己还是读书读的少了。”
宋长叙有同样的感觉,“只有读过书才发现自己很渺小。在浩瀚书籍中,我们就是一叶扁舟,看着前辈圣贤的书籍,从中领悟他们的思想很看法,每每都让我感到敬仰。”
冯信鸥:“宋兄说的极是。”
两个人到了书铺除了买书外,还要买纸墨。纸墨不必用太好都是消耗品,宋长叙为了省钱都是用最便宜的纸墨。
冯信鸥同样也是,该省还是要省,买一本书不便宜。
“两位公子慢走。”书铺伙计热情的送他们离开。
宋长叙跟冯信鸥出来后他们的荷包都瘦了一圈,两个人背着书箱回到家里,约定好了买的书可以交换看。
现在宋长叙就很怀念图书馆,有了图书馆他们就不至于去买书了,还能看很多书籍。
宋长叙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图书馆泡着。免费空调和免费的水,他们的大学图书馆闭馆的时候最晚是晚上十点半就开始赶人了。
他回到家里,先把饭蒸上,每回许知昼早上去集市上买做钵钵鸡的材料时,就会把家里的菜顺带买好,这样就方便多了。
这回做个土豆炒猪肉,另外做个酸菜粉丝汤,宋长叙又出门买了卤肉。
许知昼喜欢吃卤肉,宋长叙每次都会买点。他们的院子也有一片小土地,他们开辟了地方种了寒瓜,还有蒜姜葱,寒瓜占的位置最多,蒜姜葱只有一小点。
看见寒瓜结藤了长出几个小瓜,宋长叙看着颇为欣慰,寒瓜是两个人一块种下的,宋长叙刨坑,许知昼撒下种子。
他先去看书,等许知昼回来就开饭了。
许知昼回来还买了两串葡萄,两个苹果,一个桃子放在推车下面。
“我洗两串葡萄吃。”许知昼今天心情好,洗了葡萄就摆上盘。
笑吟吟的说:“相公,吃吧。”
宋长叙吃了几颗葡萄,许知昼心里藏不住事就把男人的事说出来了。
“舅舅真靠谱,这么快就把人抓住了,以后我就不必担心了,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怕他会从大牢里出来后报复。”
宋长叙怕让许知昼担惊受怕,他还是说了:“我找罗兄帮忙了,这个人应该暂时不会出来,也不会找麻烦。他除了恐吓人外,身上应该还有案子。”
许知昼闻言眼睛亮晶晶的,他拉着宋长叙的袖子摇晃:“相公,你想的真周到,你太厉害了。”
许知昼夹了卤肉放在宋长叙碗里:“相公多吃肉。”
宋长叙心中受用,表面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许知昼说:“相公往后不用买卤肉了,我已经吃的有些腻了。”
宋长叙点点头。
已经吃腻了,那就不吃了,等段日子胃口回来了再去买。
在吃喝上多花点钱没什么。
宋长叙等着蚕丝涨价,中途还要去参加程茂学的生辰。到了那天,许知昼提前回来,穿戴整齐,把银簪子,还有宋家的聘礼,银镯子戴在手腕上,衬的他肤色雪白。换上一件棉制的袍服,虽然料子比不上那些世家跟富商,但质感还是不错。
宋长叙就穿的随意一些,他只用发带绑好头发,穿了一身青袍就跟许知昼一块出门。
许知昼左右打量了一下,从卧室里拿了一个香囊挂在宋长叙腰间。
香囊这样的精细活,他可不会做。这是大哥做好了,他从许家顺过来的。
“你长的好看,穿这身也好看。”
宋长叙的脸跟气质就能支撑他了,瞧着儒雅又贵气十足。
他们一并出门,距离程府不远,宋长叙和许知昼买了礼品送过去,到了门槛出示请柬,门人看后就邀他们进去。
“客人里面请。”
许知昼紧张的挽着宋长叙的手臂,脊背挺直,走进门口后就是曲水流觞,假山跟树木环绕,他们走在走廊上到了院子就听见里面喧闹的声音。
许知昼虽然很惊讶,有种见世面的感觉,但他在面上还端住了。
他用余光看了一眼宋长叙,宋长叙目光淡淡的。
许知昼心里嘀嘀咕咕的想,他相公比他还会装。两个人一块到了院子里,程茂学正跟其他的人谈笑风生,看见宋长叙过来了,他跟其他人说了几句,然后他先过来给宋长叙说话。
“宋兄,你来了,你夫郎也来了。你们找个位置坐吧,现在还没有开饭,可以多用一些水果跟糕点。”程茂学举止大方。
“程兄,祝你生辰吉乐。”宋长叙拱手。
程茂学:“多谢宋兄。”
一旁的人又在喊程茂学,程茂学拉上宋长叙低声说:“我们一块过去,我给你介绍几个人认识。”
在朝中,一个地方出来的书生更容易互相帮助,在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党派。
水至清则无鱼,宋长叙深知这个道理,所以程茂学拉他过去的时候,他没有拒绝。
他转身叮嘱许知昼:“知昼,我先去去就回来,你寻个位置先坐。”
许知昼对这院子正是稀罕的时候,一看宋长叙有事要做,他摆摆手:“你去吧。”
他这个大个人了,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
他又不是一个夫宝。
许知昼寻了一个空位坐下,看见桌子上的水果跟糕点,他眼睛一亮。
今天他就要吃够本。
桃子,杨梅,葡萄,枇杷,李子等等,许知昼看见葡萄眼中一亮,他买的两串葡萄很快就吃完了,现在还想吃。
办宴会真好,吃吃喝喝不要钱。
许知昼吃了葡萄,又拿了一瓣桃子,还有马蹄糕和桃花饼都能吃点。
他在这边吃的开心,一旁的哥儿跟女子全在说话,他们忙着社交,顾不上吃糕点。
只有许知昼一个人吃的正好。
谢沧跟着谢风一块进来,长兄就被这群读书人围了一个正着,他们都是拱着手拉着谢风去说话。
谢风诶了一声。
谢沧说:“长兄去吧,我一个人能顾好自己。”
谢风闻言就跟他们一块走了。
谢沧身边的侍从笑道:“大公子还是这么受欢迎,他还是记挂着少爷,知道少爷不喜跟旁人接触。”
谢沧左右看过,其余的人全在说话,只有一个哥儿在宴会上吃东西,吃的很快但看上去却并不惹人厌,瞧着有几分可爱。
他在金河县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宴会,这是头一次见这个哥儿,他心中好奇便坐了过去。
许知昼觉察到有人坐在他旁边,他看过去是一个面生的哥儿,面容典雅中带着清冷,身上的料子妥帖在身上,身后还有一个侍从,看着就是有钱有势家的哥儿。
许知昼不认识就没有贸然上前问,他矜持的吃了两块糕点就没动了,喝了一口茶,眼中一亮。
这茶水好好喝,甘甜之后余味无穷。难怪他卖的薄荷茶在外,有的书生从来不买,茶叶的好坏决定了味道,好的茶叶泡出来的茶真的不一样。
他又抿了一口,没有贪多。茶水最占肚子,他已吃了那么多水果跟糕点,还要留着肚子等正菜。
再者有人坐在他身边,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吃太多。
谢沧看他,踌躇的开口:“你是哪家的?我是谢家的谢沧。”
许知昼把谢沧的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轻言细语的说:“我是许家的许知昼。”
反正跟着他的句式一模一样,自己再把名字换上去就成了,他太聪明了。
许知昼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陶醉。
谢沧:“……”怎么没有听说过。
谢沧:“你是一个人来的么?”
这次程家邀请了金河县很多人,大多是书香门第和世家子弟以及富商。
许知昼摇头:“我跟我相公一块来的。”
谢沧没想到许知昼已经嫁人了,他心中一惊,“你相公是……”
“那就是我相公。” 许知昼指给谢沧看。
宋长叙正在跟谢风,程茂学,还有几个书生说话,他穿的最为简单不过,但站在那里丝毫没有被盖住锋芒。
眉眼俊美,身姿修长,瞧着是一个好郎君。只是谢沧没有想到两个人这么年轻就成亲了,像是他的兄长今年已有二十又三,罗哥哥跟程哥哥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他们都还未娶亲,想着就是先考个好功名再娶妻生子。
兄长跟程哥哥与那位郎君这般熟悉,他却没有听说他的名字。
谢沧又问:“你相公叫什么。”
许知昼看见有侍从来撤果盘和糕点,很是心痛:“宋长叙。”
这边对上了,宋长叙这个名字他听兄长说过。
谢沧跟许知昼说起话来,大多是哥儿的一些琐事。
“你平时会做什么?”谢沧好奇的问。
作为秀才的夫郎,应该也是饱读诗书之辈吧。一定是整日在家侍弄花草和读典籍。
许知昼回答的像是老实人:“我在外边摆摊赚钱,就是钵钵鸡,我一般在……若是谢少爷想尝试不同的味道,可以来吃钵钵鸡,我的摊位不变。”
谢沧头一次遇见有人不按常理出牌,所有在外的女子跟哥儿都擅长伪装自己,他出门摆摊这件事竟然毫不掩饰,甚至还拉客。
身后的侍从也有些目瞪口呆。
谢沧轻咳一声:“好,我会去的。”
许知昼满足的点点头。相公可以在书院拉客,他在宴会上也拉了一个客人,他真是太厉害了。
时间差不多了,程老爷是一个蓄胡子的中年男人,他说了几句话,他们就入席了。
宋长叙坐在许知昼旁边,许知昼非常期待。这还是他头一回在这么气派的地方吃饭。
谢风瞧见谢沧在这里,他一并坐过来,罗双跟着坐过来。程茂学就不成了,他要跟一些老一辈坐一起。
开始上菜了,一道道珍馐跟不要钱一样摆满了整个桌子,有侍从立在一旁,若是客人有什么事都可以询问和提要求。
许知昼脑子里:“哇。”
水晶鹅,红烧肘子,松鼠桂鱼,荷叶鸡,麻婆豆腐,红烧茄子,茭白炒肉,鲫鱼豆腐汤。
宋长叙看了一阵惊叹 ,程兄还跟他说他是家道中落,果然祖上出个官的就不一样,底蕴还在。
许知昼跟乡巴佬进城一样,他眼巴巴的看着桌上的珍馐,而且这样的菜色摆放很有讲究,看起来赏心悦目,就是量有点少。
那么大一个盘子就装了这么点菜,许知昼都怀疑他们这一桌的人根本吃不饱。
他想吃但还是不好意思做第一个动筷子的人,他默默的等待。
等有人动筷了,许知昼紧跟其后飞快动筷。
他先吃了鱼,鱼肉夹进嘴里,仿佛就要融化在嘴里了,鲜嫩又有料汁进了肉里,吃完口齿生津。
许知昼吃了不少美食,现在他才发现,桌子上的人根本不怎么吃,反而喜欢喝酒聊天,正好便宜了他,太幸福了。
宋长叙也要跟着说几句,其实他更想吃。
“如今做官是难了,以前还有荫庇,现在荫庇也只能荫一些小官,若是想有大出息还要科举。”一个乡绅说道。
谢风笑着回应:“照我看来,科举考试是天下之福,大燕地大物博,选拔英才供陛下治理天下。我们读书人也有了途径去报效朝廷。科举考试公平公正,对我们这些世家也是天大的好事,能够督促家中子弟更加努力学习,而不是做一个被家族保护的废物。”
其他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表面上都是纷纷赞同。
“谢贤侄说的对,科举考试天下之福,是世家之福。”
“没错。”
宋长叙叹为观止。谢兄也是一个胡说八道的,要说科举考试对寒门子弟和陛下有好处他还信,要说对世家有好处,他是一个字都不信。
宋长叙同样举杯碰了一下,把酒杯一饮而尽。
吃完后,他们纷纷道别。走出程家的门,许知昼的肚子都要吃撑了,他拉着宋长叙去夜市逛一逛,走着消食。
“相公,程家的宴会真好吃。”
“我觉得那道水晶鹅很好吃。”
许知昼赞同的点点头,眼睛一亮,又说了好几个菜名,得到了宋长叙的认同。
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太好了。
他们逛完夜市后就回家,宋长叙还是抓许知昼学了几个字才把放他去睡觉。
“我先睡了,真想睡一整天不起来。”许知昼打了一个哈欠。
宋长叙抓紧看了一遍文章才睡下,吹了蜡烛还有一段时间需要酝酿睡意,他就趁着酝酿睡意的时候栽在脑子里过一遍文章。
今天可能跟他们喝了许多酒,到了晚上,脑子还很亢奋,一直到半夜他才沉沉的睡过去。
.
宋长叙在县学的日子平静无波,就是最近两三日一直在下雨,他到家后时不时就要去查看放在杂货间的蚕丝。
在县学又写了一篇文章,读了《论语》,宋长叙已经能把四书五经的大致内容背下来了。
想当初考研的时候,要背的资料也很多,背书对于文科生来说小菜一碟。读大学时要期末了,经常临时抱佛脚,两三天就把考试重点背下来,有的人甚至用一晚上突击。
今天放学后没有下雨,他跟冯信鸥一块回去。
冯信鸥看见有卖花的,他买了一个花盆:“夫郎喜欢花,我买一盆回去放在窗户旁,他看见了心里也欢喜。”
宋长叙点点头,他跟风也买了一盆花。
两个人在街上走着,有人突然喊道:“蚕丝涨价了,蚕丝一斤现在是十文钱。”
集市上还有卖蚕丝的人闻言差点跳起来:“真涨价了!我要卖!”
一个走商立马走到那人面前商量买卖的事。
宋长叙囤了不少蚕丝,街坊邻居都知道,冯信鸥犹疑的看向他:“宋兄,你买的蚕丝涨价了。”
“冯兄,你看这还是第一波消息,看样子往后还要涨,等涨到合适的价格我就把蚕丝出手。”宋长叙心里很平和。
他也不贪心,等蚕丝涨到二十五文后他就果断出手。
冯信鸥心想,难道宋兄囤积蚕丝时就预料到蚕丝会涨价。
他心中有这个想法,脑子立马反驳了,怎么可能,宋兄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这是凑巧的。
下午许知昼回来时,脸上带着笑说道:“蚕丝涨价了,我在集市上都听说涨到十三文了,我们家的蚕丝能卖了。”
宋长叙端了菜汤过来,他说:“再等等,还没有到顶。”
许知昼咬着筷子:“反正是你买的,你自己盯着。我是不懂这些,我不懂就不乱说话。”
宋长叙闻言倒是对许知昼多解释几句:“现在消息刚传过来一天,还有的没有反应过来,估计还要涨。”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1]
蚕丝也算是一种期货。
宋长叙稳坐钓台。
等消息经过三四天的发酵,市场反应过来了,蚕丝的价格一路飙升,已经到二十三文了。
早早卖了蚕丝的人内心悔恨不已,险些拍断大腿。
“天老爷的,我怎么就这么蠢,把蚕丝全卖了,不然要赚多少钱啊。”
“我把蚕丝卖早了,谁知道它这么能涨。”
很多商人持蚕丝观望。
等价格涨到二十五文后,宋长叙果断把所有的蚕丝全出手了。
“宋公子还可以再观望一下,万一还要涨呢。”有人劝道。
宋长叙:“已经达到我的预期了,我不贪多。”
说是期货实则也是一种博弈,宋长叙懂得适可而止,及时抽身。
一时获利八十两。
许知昼回到家里看见四个银锭子摆在桌前,他立马上前捧住银锭子:“天啊。”
作者有话说:
小宋:赚点[奶茶]
小许:哇[彩虹屁]
ps:最近有点卡,抱歉宝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