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作者:路归途

双休两日,员工都加班。

汤家在院子里做了两日的火锅底料。

佟嫂阿良蒋芸汤珍四人负责包装,裁油纸、贴红条‘汤五哥’、捆麻绳等活,铁牛则是负责搬运、切割,这牛油火锅炒出来后要倒入一个大大的盘子中,而后等冷却放凉,切割成块。

如今天气冷,倒是很好凝结。

包装四人将前期工作准备好,牛油底料就凝固成块,而后可以包装了。

汤显灵负责配料和炒,后来小咪学会了,就由小咪接手。

卢三娘则是写‘汤五哥’字条。以前这活是铁牛干,但是现在汤家周边卖的太好了,有时候铁牛干不过来,卢三娘两位兄长进过学堂,曾经她小时候也跟着俩哥哥认识了几年字,就是没俩哥哥那般正规,但写个汤五哥三字还是没问题的。

总之是:汤家院子飘香飘了两日。

别说左邻右舍了,就是第二巷的人都往汤家跑,而后蒋芸一句‘七百文一块’,这下牛油火锅底料还没上柜台先是传疯了。

一是香,实打实真的香。

“我就没闻过比这底料还香的饭食了。”

“一点都不夸张,真的,我在正街走着呢,本来想吃个甜食,结果你猜怎么着?愣是从街尾,一点点若有若无的香气勾的我找到了汤家馆子,不光是我,前头还有几个停步的,都说什么怎么这么香,坊里邻里说了是底料……”

二则是贵,调料七百文。

“香归香,太贵了,我不信他家能卖的出去。”

“没准卖不了到时候剩下放坏了。”

“虽说现在天冷吃食能放,但是放久的不新鲜啊,到时候肯定会便宜卖的,我到时候再尝尝。”

因为这两点,火锅底料还没上货架,先是传的哪哪都是——以前汤家馆子只是坊间一个小小的饭馆,没那么大的号召力和知名度,但一步步走来,到了如今真不一样,这家馆子有点‘卧虎藏龙’感觉,东西市的大酒楼都在聊汤家底料。

不过大酒楼的客人对外人说的贵有些些嗤之以鼻,一种‘这还贵’、‘还行吧’、‘才七百文还不如我一壶酒钱’,不过听到人说香味霸道、特别香,则是好奇,打算到时候过去看看、让小厮仆从去买一块回来试试味。

“他家味道确实不错,就是一点,太小了。”

“对,小馆子嘛,比不上大酒楼。”

“也不能这么说,地方是比不得这里大,但是出的几样新奇吃食我觉得胜了。”

吃饭又不是看谁家地方大,饭就好吃。

西市的酒楼,东市的酒肆都在说汤家底料。

“听说是那个普斯外邦给供的牛油。”

“?那他家真是有门路。”

“确实,能搭上这一条线。”

“他家不光是有这个门路,就是早前夏日那会的辣椒,听说在渌京都有靠山呢,当官的。”说这话的往天上指了指。

酒肆的客人喝的脸红,闻言纷纷点头,都信了。

“这小馆子底子挺深的。”

“可不是嘛,不然做买卖做的这般大,西市那几个小心眼的也没见使个绊子。”

“我听人说,亭江府的县主还去他家买过点心。”

“?真的假的?”

“真的不能再真了,就那宝藏球,确实是好吃,今年上了货卖的特别快,县主的马车就停在馆子前头,县主穿的那是浑身金玉富贵的不能再富贵,就是戴着帷帽遮挡住了脸,不过光是看身形就知道如花似玉了。”

“……你真是喝多了嘴上胡咧咧,知道个屁。贵女能上街出门下馆子买吃食?那是县主府上的丫鬟。”

“呀!丫鬟?穿的那般贵气逼人,我还以为是县主娘娘呢。”

“县主哪里能称得上一句娘娘,你真是喝多了。”

于是在这些人口中——八句真话,两句胡扯,说着说着传开了,八兴坊汤五哥馆子成了什么不得了的神秘莫测存在,甚至后来提起来都是渌京有大人物,但具体什么大人物不知道,就隐约含糊过去,这一含糊更显得其不得了。

汤大老板若是知道,只会:……

无语。

两天的时间,货柜先备上了一百块底料,普斯大人那儿还在做——普斯那儿不着急,他们商队在奉元城留半个月,到了下雪之前会走,在此之前交货就成。

‘周一’。

崔家父子开铺子,最近天冷,夹馍系列不上了,还是回归了老本行做锅盔,不过添了鸡蛋灌饼,崔父现在也会做鸡蛋灌饼,只要面糊、酱料儿子提前做好就成。

崔大宝将锅盔送进烤炉,还没开铺子门,就跟他爹说:“我咋觉得外头都是人。”

崔父就笑,说:“我就是眼花耳聋都听见外头念叨了。”

“呵,买锅盔是次要的,光往我这儿打听来了。”崔大宝嘴上笑着说,去开铺子门,果然门一开,章明一张脸打最前头。

二人一见就笑。

“早啊,章兄弟。”

“早啊崔大爷。”

二人互相调侃了句,章明要了个梅干菜肉的锅盔,一边问:“今个得上底料吧?外头都传疯了。”

后头食客都扒着脑袋凑近听,七嘴八舌问:“听说要七百文真的假的?”、“七文不可能,我估摸是七十文,七百文有人听错传错了吧。”、“对对对。”

崔大宝先说:“今个底料上货架,我听老板说就一百份。”又跟后头几个脑袋说:“零售价就是七百文,没传错。”

“呵~”有人倒吸一口冷气,“那咱们可吃不起了。”

“这真是比龙肉还贵。”

“你吃过龙肉吗?说这等话。”

来这儿的都是坊间邻里,大家买得起锅盔真买不起底料——倒也不是说买不起,而是花这么大价买个吃食不划算,七百文啊这可是十来天全家伙食费买菜钱了。

“还是以前老汤好,要价不贵,现在是越来越贵了。”

“我瞧着这价钱不像咱们坊里的东西。”

崔大宝听这俩人阴不阴阳不阳的说话,看了过去,面色正经严肃了些说:“我们馆子是开在咱们坊,但是八兴坊是奉元城的八兴坊,老板说了,吃喝自由,不想吃就不吃,各位都是邻里,说这些酸话干啥。”

“这话说得,崔大宝你还真以为这朝食铺子是你的不成?”

“就是,不过是个打杂的。”

崔大宝不生气,笑呵呵说对对对。

说酸话的反倒一肚子气,后来当着崔大宝面一人说‘不吃了’,另一人说‘走去别家买朝食谁稀罕啊’,崔大宝无所谓,章明则是笑,说:“你说这些干啥。”

“汤家生意好,这几年食客多是外坊有头脸的人,那两个还看不清,汤五哥馆子和老汤馆子那能一样吗。”

“可不是嘛,老汤的馆子就一馎饦,哪哪都能吃到。”

“说起来汤老板也是给咱们八兴坊争光了,听说西市那些酒楼都眼红的厉害哈哈哈哈。”

“这条街上,自从汤老板馆子开了,其他家生意都好了许多。”

人多了嘛。

汤显灵不知道前头的小口角和东西市对他家的揣测,就算是知道了,除了囧囧有神无语外,也有点‘乐见其成’——免费的打广告,多好啊。

他这会正在后院跟员工说话:“对,不用大铁锅,就一张桌子摆在铺子最外头,一个砂锅,先放一块底料煮起来,记得时不时加加水,别熬干了。”

汤大老板这会还给他家底料招揽客人呢。

毕竟七百文一块,也算是贵的了,得让食客看看都是什么、怎么吃、香不香——汤显灵之前想过涮点菜,捞出来当试吃,但是天冷,牛油一旦冷却了就难吃腻味,而且煮过的肉菜汤汤水水,不方便食客食用。

于是试吃否决,干脆只让食客闻闻味。

隔壁馆子开门了。

买朝食的食客从崔大宝那儿听到‘七百文’一块时,已经彻底死心,不幻想了——之前两日香味真的厉害,香了两天,馋了两日,但价钱确实是贵,算了算了。

大家心里想着不买,但不妨碍看看热闹,看有没有人买。

只见汤家馆子小老板抱着一张桌子出来了,那张桌子比较小些,摆在了馆子门外,没挡着铺子门口,佟嫂阿良一个端着砂锅,一个端着炉子,而后放炭火,架锅子。

章明咔擦咔擦咬着锅盔的嘴一停,往过凑了凑,看见那砂锅里是清水汤——真清水,能照影子那种,都不是骨汤。

汤家涮锅骨汤菌汤也很好吃,每年秋冬日他也会到馆子里打打牙祭,只是没日日都来。

“怎么煮起清水了?”、“烧水作甚?”、“谁渴了能喝吗?”

大早上正街都是两坊邻里,七嘴八舌的。

铁牛说:“不是,一会用这锅清水煮我家新出的牛油麻辣火锅底料。”

“呵,又是这底料。”、“那我得看看了。”、“你们家卖的可真贵,太贵了。”、“里头有什么啊?”、“蘸料吗?蘸着吃?”

铁牛对价钱贵这一问题没办法回答,只能不说。

汤显灵拿了一块底料出来,拆了麻绳包装,用包装油纸垫着捏着给大家看,说:“这是我家麻辣火锅底料,用牛油辣椒各类香料制作成的,这块底料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刀子割,天冷可以多放几日,用来炒菜,或者涮锅子都行。”

“要是吃锅子,自家熬了骨汤下底料最香了,之后就是涮菜,爱吃什么往里面丢,今个只给大家用清水演示一下。”

锅里的清水咕嘟咕嘟滚沸。

汤显灵将底料滑进锅,这块底料挺大的,下入锅后,清水慢慢染红飘着油花,红彤彤的辣椒花椒各种香料溶于水中浮开,刚开始还好,站的近的人能闻到一丝丝的辛辣香味,就有人说:不对,咋没前两日的香呢。

“这香味淡了啊。”、“真的不对,闻着还行吧。”、“不是很香。”、“香料是贵,但汤老板你这香料是不是放少了?”

意思卖这么贵香味太淡。

汤显灵和气笑笑,“火锅呢,慢慢煮慢慢吃,越煮越香,大家等等。”

说完,汤显灵就去后院忙自己的去了。

邻里围在馆子前头不挪脚,非得看看这七百文的底料到底有什么新奇的——虽然吃不到口中。

随着时间推移,清水与锅底彻底融合成了一股,咕嘟咕嘟作响,雾气袅袅升起,越来越浓郁的香味……

章明手里的锅盔放凉了,吃着嘴里梅干菜味不浓,反倒是一股子煮沸的火锅香——这香太香了,形容不来,没吃过的香,真是想试试,里头下点菜肉是什么滋味。

应该好吃吧。

没煮菜呢,光闻着味道都香。

原先说香味淡的,随之时间惊奇说:“诶,还真是越来越香浓。”、“真是怪事。”、“我瞧着那么多的油还有辣椒香料确实是贵有贵的道理。”

这些原材料百姓们往东市去,自己买就知道,真贵。

尤其是那牛油——平日里吃菜油、猪油常见多吃,但那牛油可是稀罕物,牛肉都吃不到嘴,可见牛油也是稀罕贵价物。

如此一想,大家就觉得:好像、七百文、也不是特别贵。

用的食材不一样啊。

贵是有贵的道理,以前的骨汤,那猪骨头才几文钱一斤,加点水能煮一大锅,可买了猪油板价钱又不一样了,这个贵,现在那牛油那么大一块……

汤显灵也没想过,吃货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自己给美味的底料找借口,而后说服自己:买。

“我来一块。”不吃锅盔的章明到了柜台那儿掏钱。

阿良售卖,收了钱送货,一边说:“客人,这个底料是三五人吃的,一家人吃一个锅,水就是外头那个水量,要是添多了水辣味咸味会淡,爱吃重口的少量加水,爱吃淡一些的多放点水……”

“成。”章明拿着沉甸甸的底料,带着他的锅盔,马不停蹄往家里赶,走了几步一顿,又折返回来。

阿良还以为对方后悔了,只听对方问:“刚才汤老板说用骨汤煮了更好吃,是不是?”

阿良先是松了口气,忙回复:“骨汤底的浓郁,辣味没那么刺激,更香浓些。”

旁边人一听:!!!

清水锅已经这么香了,骨汤煮出来还不知道是什么好滋味!

于是章明拿着底料又去了街尾买骨头。

……

汤家馆子人越来越多,前头那个锅底煮的香味飘的老远,老食客今日早早来,有的是老规矩,现在店里吃,吃完了带着底料回家。

结果还没进门先喊:“门口锅里煮的就是麻辣火底料?”

“给我来两包。”

“我也要两包。”

也有人买了直接带回家,不在汤家吃,这些买底料的一瞧神色穿着打扮就知道是跑腿、帮闲、小厮,买的也多。

街尾猪肉铺。

朱四早上还纳罕:“今个来咱家买大棒骨的人怎么这么多?”

“平日里送人都没人要。”嫌费柴火。

周香萍知道,说:“我刚问了,汤家馆子出了新品麻辣火锅底料,说是用骨汤煮出来更香。”

朱四一听脸上压不住的笑,了然点点头,乐呵呵说:“咱们家猪肉铺子,汤老板可真是咱家贵人,不搭噶的买卖,旺咱们。”

“什么不搭噶,汤家现在日日都要猪肉,以前一天卖个半只猪一只猪,现在不一样了。”周香萍提起来也高兴,现在家里猪肉两只起卖,而且有时候还会包圆一些别的坊卖不动的。

像是夏日汤家烧烤摊会出烤猪脚,猪蹄其他坊卖不好,他家就包圆了,别看钱数少,老百姓过日子就是从一文钱一文钱抠出来攒着积累下的。

“对对对,你说的在理,反正现在生意好,过两年咱们也能送娃娃去私塾念几年书了。”

周香萍点头,是该学字算账。

不说考功名——他们这样的人家就不往那边想了,识字算账多好,到时候接了自家铺子。

“还是老汤有本事,生了这么个厉害的哥儿。”朱四一高兴,嘴上又这般。

周香萍:“你可别在蒋婶跟前说这个话,她不爱听,不过不会说到咱们面上,我私心里觉得,汤老板不爱听这个。”

“成,我不说了,听你的。”朱四改口倒是快,以前是汤五哥儿来他这儿买个几文钱的肉,不说求着巴着他吧,但他略长一些年岁,还能充半个长辈说教几句,现在可不一样咯。

汤五哥儿不是昔日的汤五哥儿了,是汤大老板。

真是变化快。

……

有夏日的辣椒菜打底,像是辣椒炒肉、水煮肉片、毛血旺、麻辣鱼等等菜做铺垫,麻辣火锅底料一经推出,老食客都知道‘辣椒’是怎么回事,吃不了辣的自然不买不点,爱吃的那是必吃。

因此没多少矛盾麻烦问题。

撑死就是,店里有人吃麻辣火锅,大冷的天吃的一身汗,脸颊红红的,店里香味浓郁辛辣,旁边不爱吃辣的看了、闻了,都有几分跃跃欲试,而后问:汤老板能不能有个有点辣但没那么辣的火锅啊。

微微辣?

行。

汤老板答应上了。

后来店里推出清油微辣火锅,这个点的人也挺多的,吃辣没那么厉害的人喜欢,吃的是大汗淋漓,涮菜同友人聊天,一通吃喝下来,浑身舒泰,爽啊。

“冬日就得吃这个,好吃。”

“出了一身汗,等会坐坐再走。”

“外头下雪了。”

“小老板,清油这个有没有带走的底料?”有人想买。

铁牛说:“清油没办法凝固,带走不了,抱歉了客人。”

“没事没事,我就是觉得好吃多问问,那我过来吃也是一样的。”

短短半个多月时间,汤家柜台光是卖底料就赚了七百多两银子,除去成本,净利润很是可观,有六百多两。

蒋芸数钱数的心惶惶,觉得太赚了——

“咱们本也没多少。”

汤显灵也不是做‘大老板’的料,他其实和娘一个想法,就是赚钱他喜欢,但是以小博大赚这么多就有点——不说心惶惶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因此时不时给员工加班费,加班费提高了,尽量多加些福利。

其他的他没办法。

刘宝鉴刘大爷说得对,现在和普斯大人合作,他总不能卖的比普斯那边还便宜吧。

因此说:“现在这两年就咱家有辣椒,卖贵一些,等过几年,辣椒多了,可以降价,自然了先给普斯大人那儿便宜。”

“好好好,我觉得成。”蒋芸连着点头。

铁牛在旁边听得想笑,只是目光略略往下移,说:“显灵,你最近是不是胖了些。”

“???”汤显灵要炸毛了,目光灼灼看向铁牛,宛如看负心汉,“几个意思?嫌弃我胖了?”

蒋芸吓了一跳,五哥儿这脾气最近跟炮仗似得,忙打圆场:“铁牛话里不是这意思,你定是误会了,好好让铁牛说完。”

铁牛上前,拉着夫郎的手,说:“我也是粗心,昨日才发现,你身量要圆了些,我是说你肚子有些圆润。”

“???铁牛啊铁牛,没想到我就是吃的多点长了些肉你就——”

汤珍反应过来了,“阿弟,你是不是怀了?”

‘拉架’的蒋芸啊了声。

炮仗脾气的汤大老板一连串质问戛然而止。

汤显灵缓缓地呆滞的看向铁牛,一脑袋的‘?’。

铁牛伸手揽着夫郎的腰,点点头,“我之前问过崔大爷,孙夫郎怀小圆时如何,我听他说,孙夫郎最初怀孕时吃不下东西,吃什么吐什么,那会你吃的香,胃口还比以前夏日好,我就没多心。”

“最近这十来天,你忙起来精神头也足,夜里睡觉好,可你一贯睡得香,只是最近起夜多了点。”

“还有肚子,有些圆润。”

“我怕我误会了,但误会了不打紧,还是你身子重要,最近忙的差不多了,交给小咪,咱们去西市看看大夫。”

汤显灵眨巴眼睛,他觉得铁牛一连串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其实是有些不可置信——但也不算逃避。

四年了,他和铁牛床上很和谐,感情越来越好,豆子家的小圆也很可爱,二姐家的小孩也是各有各的好玩,虽然孩子多了烦,但是有一个他和铁牛的孩子——

没那么让人不开心,甚至去年冬日时,他还有些期待的。

真的期待来了,不能怕了。汤显灵脑子里一连串顺起来,当场就跟‘激活’了程序似得,刚才的呆呆傻傻愣愣没了,露出个笑来,“你说得对!”

铁牛一看显灵的笑,也笑了。

当日夜里,汤显灵脱了衣裳坐在床上,也不怕冷了,掀开了亵衣,跟着铁牛说:“你把蜡烛拿近一些,我看看。”

铁牛拿着蜡烛给夫郎打光。

“没圆啊。”汤显灵摸着肚皮,感觉还好吧,一点都没鼓起来,不由抬头看铁牛:“要是夏日就怀的话,现在怎么说都快四个月了。”

四个月该显怀了,可他肚子还是平平呃有点肉,但是有肉很正常,他也没凹造型,要是凹了就略平坦些。

铁牛暖了暖手,才摸上去,汤显灵感觉到触感,肚皮抽了下,他一时也拿不住了,刚才感觉很诡异,但是按照科学来讲,即便现在真怀了,他家小孩还是个花生米大吧。

怎么可能会动。

“真的有些圆。”铁牛说的很肯定。

汤显灵听了,也开心起来,往被子里塞自己,笑的幸福,“不管男孩女孩哥儿,咱们都叫他辣辣!”

“好啊,汤辣辣名字好听。”铁牛说。

汤显灵看了过去,笑说:“也行,虽然我不喜欢老汤,但是我姓汤,汤辣辣听着就是一碗很好吃的辣汤!”

“好名字。”铁牛抱着夫郎亲了亲,很真诚说。

汤辣辣是他和显灵的小孩子。